7/18 武術練習紀錄
(前情提要放留言)
今天分享三個體會。
第一,目前對界王拳的理解,是除了擁有像綜合格鬥那樣全面的技巧,另一個主要猛的地方是如果練起來,力量會大好幾倍。(陳師父說一個跟我前臂一樣細的界王拳師兄,被他的手揮到,就跟被刀砍到一樣,連師父都會喊痛)
陳師父在22歲各種武術都幾乎練到頂尖後,遇到了界王拳,一掌就被他的界王拳師父擊潰,從此開始他的界王拳之旅。
但令他痛苦的是,過去那些精通各派武術的技巧,在練界王拳時,全部成了難改的壞習慣,他花了10年才慢慢改掉那些動作習性。
我說這跟我現在的感覺好像,以前作為一個資深價投,許多根深蒂固的概念,一時要我改成追最飆的或停損馬上追回,有夠難,跟以前的學的完全抵觸,到現在我都還有價投的習性。
反觀我的新手徒弟或一些沒有基本面底子的神人,沒有這樣的束縛,可以放膽做一些我做不到的機會,連DR股或其他炒作投機股都照賺…
再來是進步的方法,陳師父15歲練詠春的師父是葉問的徒弟、李小龍的師兄,盧文錦。當時陳師父練一年已經剩下兩個人贏不了,一個很懂的將詠春的招式拆解,然後重組成更強的招,而另一個是懂得把外面的武術技巧加進來(李小龍自創截拳道就是這樣的概念)。
這跟我看到的投資神人也是蠻像的,最早大家接收到巴菲特的概念,然後有些人就針對台股的習性改良,例如非常重視催化劑、只在右側買入。或者有些人直接跳脫基本面的範疇,直接就往其他獨有台股才有的資料去做研發。
而最後是一個手法的起手式練習,要練到非常放鬆,很自然的舉起。師父說,武術到後來是練怎麼讓對手猜不到你的下一步,所以當你架勢太過明顯,對手很快就會提高警覺或防備,所以這個起手式的重點就是要神不知鬼不覺,除了讓對手沒防備,再來往後這樣練起來的速度跟力量才會大。
這點的啟發也蠻大的,有種強者的特徵就是這樣。他的強很不容易讓人起防備心,特別讓人感到親切,這我一直沒做很好,繼續像這些朋友學習。
最後和師父聊到被圍攻的問題,因為在我想像中,如果一次被多人同時揍,幾乎沒有機會贏,不太可能像電影葉問那樣真的打十個。
我的想像是要靠走位,一直跳到同時只有一個人接觸你的面,然後快速一個個解決。師父提到兩個點,他有師兄真的曾一個打20個混混,就是以逃跑為主,等到有一個落單,就趕快解決一個,解決完繼續跑,等待下一個落單的,或許這跟傳說對決的走位也有87像?另一個就是在反擊的時候,創造一拳可以打到兩個的效果,不過這可能要蠻會抓角度,往對的方向掃。
現在還幼幼班,短期目標是之後跟師兄師姐們對練時,手對敲能撐個幾下…